薛如超現實畫作有真實的我
.作者: 李啟聰 | 臺灣時報 – 2013年2月9日
〔記者廖國雄高雄專訪〕畫家有時就像頑皮的小孩,捉狎與戲弄的心思常在畫作中呈現特有的個性與趣味!高市美術館市民畫廊正展出「悠遊與靜默之間」的薛如畫展,被喻為是近代少見的畫風。來自藝術界的樹科大講師曾麗丹形容女畫家薛如的作品「有女性的細緻、兒童般的捉狹」、「悠遊流串中有蠱惑的魅力,讓人有驚喜的期盼」。
薛如是台灣少數專業且自由的女畫家。在七O年代建築設計鼎盛蓬勃時期,她從事建築設計與室內設計,當時許多在空間規劃具難度的建築個案幾乎會都會找上她,建築業界普遍形容她「常會有突發奇想的創意思考,在市場上很能獨樹一格」、「效率好、速度佳,算是精靈一族、又有豐富的的人文素養與美學觀」。
但當收入與設計成果雙雙攀上最高峰之際,薛如竟選擇可以更自由表達內心世界的繪畫作為創作橋樑;她躲到山上畫畫,卻仍有窮追之徒,希望她接下建築設計案。
薛如說,她的內在潛藏著混亂與不安,思緒時常跳躍著,不能完整落實在整個點上、創作意念屬飄浮狀態。她在創做過程中,常會引發另一創作構想,因此,在一幅畫作中會有不斷的創作意念浮現,思緒更無法停格!
曾麗丹形容薛如的畫作「靜態中呈現動感,很能快速捕捉心中飄忽不定的意念」。
薛如表示,成大建築系教授王澤是影響她最深遠的人,常鼓勵她把建築元素在概念思考的過程轉化成抽象性繪畫,這一轉換竟然轉化了自己的一生。
薛如的作品有超現實的味道,海闊天空無拘無束的天馬行空,就如馬克夏卡爾說過,超現實的作品其實是表達真實的自我、並非只有夢境與潛意識之流。
這次展出的作品中,薛如嘗試將流動式水墨,改編成抽離格局。加入非現實場景開啟繪畫新風情、以及如何在顛覆傳統的作品中,保留應有的人文機象。她說,這是她始終追求的理想,盼望能以奇想與大家共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