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桑溪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鄭桑溪 (1937~2011.2.2)
以相機記錄基隆、九份人文景致著稱的台灣資深攝影家鄭桑溪,二月二日除夕上午十一點四十八分病逝於汐止國泰醫院,
享年七十四歲。

鄭桑溪,一九六二年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後獲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碩士學位。早年在攝影方面師承張才。曾任行政院新聞局攝影室編輯兼攝影、中國及台灣省攝影學會理事與學術審議委員、亞洲影藝協會成立大會中國代表、台灣電視公司「攝影漫淡」節目製作兼主持人、全國影展主席與評審委員、銘傳商專商設科攝影講師、基隆市攝影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攝影教育學會理事長、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和中山文藝獎等之評審委員。曾舉辦「飛禽」「港都舊情」、「現代絲路」、「九份往事」、「北極破冰之旅」等多項專題攝影展,及日本東京都寫真美術館「躍動的亞洲」邀請展,北美館「鄭桑溪六十回顧展」等展覽,作品為國內外美術館典藏。由於攝影除了具有紀錄的特性外,也是平面藝術的一種表現方式,因此他對於各種新舊不同的創作理念和表現方式皆作拍攝技術的嘗試,但是受到「新穗影展」同仁的影響,拍攝題材以記實的街快拍(snap)為多。在搶拍的過程中,非常注意主題的突顯及構圖的簡潔,畫面中人物自然而不做作,希望呈現的是「拍攝者不在場」的那種感覺; 也就是說,拍照時總要很能把握被攝者和拍攝者之間的空間關係,這種空間關係包括構圖上的拿捏、視覺要素的把握、或是視覺意義的形成瞬間等,以便呈現類似「自然場景」的氣氛或樣貌; 早期最喜歡拿200mm鏡頭創作,畫面特別善於組織中景和主題人物的關係,因而縱深強,作品語言豐富,一再成就了平實性和戲劇性兼備的特質。
【右圖】
鄭桑溪作品頗具懷古特色,為六十年代台灣留下重要文物寫實作品。其作品視角靈活,取材突出。
1960年代的「蒸汽火車頭」、「基隆火車站」可稱為台灣影像史上的精彩作品,為台灣留下了寶貴的鐵路設備記錄,具有歷史價值,是鄭桑溪的代表作。

上一篇(陳慧坤) 回目錄 下一篇(黃惠穆)
回藝術家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