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藝術網 日期:2013/09/01 編輯部 報導

www.scmp.com
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的黃色小鴨(Rubber Duck Project)在香港維多利亞港事件當中,分外能令人體會到兩岸三地對待創意產業,誰依舊有著強盜的基因!
霍夫曼,當然不是黃色小鴨的始作俑者,但他卻是賦予黃色小鴨新的社會精神價值第一人。他透過後普普主義的手法,以大眾熟悉的圖騰來喚醒一種集體記憶,讓受庸碌摧殘的現代都會人,重新體會到簡單的快樂,原來是有溫度的。
荷蘭藝術家霍夫曼並沒有特意去改造這個具有時間記憶的黃色小鴨外表,相反地;他把黃色小鴨人格特質當中的和諧與喜樂,透過放大的劇場效果來喚起眾人記憶;尤其巨大黃色小鴨置身在城市的河道當中,很輕易就能勾惹起城市人對於自身童年時的回憶。仔細去思考霍夫曼這份藝術工程計劃,他真確掌握物件本身的特殊性格,以一種毫不誇張或矯情的方式,讓所謂創意產業能夠回到樸素的人文色彩,
霍夫曼運用一個簡單的創意原理,卻相對大大撫慰了現代人疲憊的生活心靈,這其實也充分吻合創意產業活化的道理。令人不滿的是,霍夫曼的Rubber Duck Project從荷蘭出發到法國、巴西聖保羅、日本大阪,前面四個站毫無聽聞山寨版黃色小鴨,但到了第五站香港之後,吸引百萬人潮;相當於每七個香港人就有一個人是到過維多利亞港看過黃色小鴨,這當中確實產生了極高的經濟產值,也帶動初夏這一波香港商業機能。
撰文/莫子
Florentijn Hofman's giant rubber duck to swim to Hong Kong Harbo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