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傳奇 史明口述史出版 「革命是一件理性的事!」 台獨標竿人物 曾任中共情報員抗日 刺蔣失敗流亡日本 1993年返台
2013-02-05 01:29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高齡九十五歲的台獨革命者史明(見圖,王英豪攝)
高齡九十五歲的台獨革命者史明(見圖,王英豪攝),一生傳奇。史明成長於日本時代,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曾到中國大陸參與抗日,一九四九年回台後組織台獨武裝革命,因計畫行刺蔣介石失敗,一九五二年起流亡日本,直到一九九三年返台。因從事地下運動,史明習慣將日記、書信定期銷毀,也從沒寫過自傳。直到二○○九年,台大濁水溪社、台灣文學研究討論會成員組成的口述訪談小組,花了三年為他完成《史明口述史》,讓史明以第一人稱的簡白語言,細述戲劇性的革命人生。
一頭白髮、白鬍子,一身牛仔衣褲的史明,昨天倚著拐杖參加在台北書展的《史明口述史》新書發表會,這套書共三冊《穿越紅潮》、《橫過山刀》、《陸上行舟》。史明精神高昂地以台語分享他的思想與堅持。談到很多後輩對革命歷程,總是抱持著浪漫想像,史明正色說:「革命是一件理性的事,不只是感性!」
「做革命必須要有學問,熟讀思想史,少年時就要立定人生觀。」史明說:「我遇到很多台獨運動者都沒讀書,只會用嘴巴講。所以我到處勸告年輕人,革命是理性的,講台獨必須思考台灣怎麼獨立、了解我們的敵人。」
史明從母姓施,本名施朝暉,一九一八年生於台北士林,從小受父親影響而萌生反殖民壓迫的反日思想。他在留日期間受馬克思主義啟迪,前往中國擔任中共情報員抗日。但他先後對中國共產黨、台灣國民黨政府感到失望,開始投入台灣獨立建國運動。史明說,他不做英雄,「台灣人追求獨立是基於『人權』,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跟世界各國平起平坐。」
史明自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九三年這四十年,大半生都亡命日本,靠他在東京開設的「新珍味」麵店收入,資助海內外台獨運動。一九七五年以前,史明主張的是體制外的武裝革命,麵店樓上的辦公室就是成員學作炸彈、研擬戰略之地;一九七五年後他改走群眾運動路線,以傳播思想為主。
一九九三年,被稱為「最後一個黑名單」的史明終於回到台灣,他創辦的「獨立台灣會」持續運作,至今仍有宣傳車隊巡迴各地。二○一二年他還挺身隨著車隊環台,相當有毅力。
由於強調革命需要理性與思考,史明除了運動,也有不少著作,他在一九六二年以日文寫成《台灣人四百年史》,強調台灣人主體性,被視為是台灣民族主義重要的論述基礎。此外他還著有《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等理論書籍。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叡人表示,史明與一般革命者最大不同在於,他強調學問,結合思想與行動,「他認為人格修養是一切的前提,人要確立我們為什麼而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