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安藤忠雄】
如同人類社會有歷史一樣,建築和城市也有它的歷史。當然,所有的人類活動領域都有其各自的歷史,它們之間往往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不能簡單地只論述其中的某一領域。
建築匯聚共同理想
但是,沒有哪個領域像建築和城市這樣,涉及社會、文化、哲學、藝術、經濟、政治、科學技術以及其他的各種社會層面,並對各個領域都有著本質的影響。因此,建築和城市可以認為是所有人類活動的交會點。
歷史書中有各種各樣的人物登場,如大家都非常熟知的拿破崙、成吉思汗和德川家康這樣的統治者,米開朗基羅和畢卡索這樣的藝術家,牛頓和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或者是美第奇這樣的經濟人物等。他們都是由於權力、財力、知識和表現力突出才留名至今,而在他們的背後,還有無數的構成當時社會的、過著普通生活的人們。
任何時代都有影響著社會發展方向的核心人物,以及大量在背後支持著他們工作的人群。在建築中,建築師往往以個人形象脫穎而出,學校裡建築史課程上的登場人物也幾乎都是建築師。但是,建築師也只不過是完成一座建築時相關眾人中的一個而已。
一座建築的完成,有出資並提出要求的建築業主,有提出自己設計想法的建築師及其設計隊伍,有進行施工的建築公司和工匠等許多人參加。人們為了一個共同的理想,將各自的精力全部投向一個方向的時候,才會誕生出傑出的建築。
城市與人生一樣需要「計畫」,並且計畫中需要有長遠的構思和近期的決斷,要有長短兩方面的「計畫」。戰後,由於經濟飛速發展,在大阪焦土上殘留下來的道路上又原封不動地無規畫地建起了建築。
日本最主要的問題是土地被分割得太小。大阪在這一點上問題更加突出。土地所有者、土地租賃者,甚至建築物的租賃者,都在強調自己的權力。各種形式的權力交錯在一起,很難建設出理想的城市。今後,我想這些問題也需要大家來重新思考。(本文摘錄自《安藤忠雄的東京大學建築講座》,白林譯,五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