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傳承/郭元益 兩代擦亮金招牌
分類:管理
企業傳承/郭元益 兩代擦亮金招牌
【經濟日報╱何秀玲】
2012.12.28
擁有百年歷史的糕餅品牌郭元益,經營至今傳承到第4代,目前擔任總經理的郭榮壽因多年前引進專業經理人制度,所以從不強迫孩子進公司工作,反而讓身為第5代的郭建偉放膽學習,現在的他協助家族事業在博物館與伴手禮市場注入年輕元素,加上父親對於創新的支持,父子攜手也讓郭元益擦亮金字招牌。
現任郭元益特助的郭建偉說,父親從沒有強迫他們在家族企業工作,因郭榮壽開明的態度,讓他有機會多元學習,在美國拿了行銷學士學位,又在日本攻讀企業策略碩士,當時並未預期會在郭元益上班,所以畢業後郭建偉先到思緯市場研究公司擔任3年的消費者研究員,才回到郭元益工作。
郭建偉目前負責伴手禮以及博物館的品牌行銷。他表示,和父親共事4年,雙方有共同認知的願景,在這個架構下,他可以提出經營的想法,並且在父親接受的情況做出改變。
綠標生活館 大秀新元素
去(2011)年綠標生活館在楊梅成立,相鄰的是郭元益的糕餅博物館,外觀呈現宮殿式的中國風格,就是交流討論出來的結果。
他表示,興建生活館之前,團隊曾思考到底應走向新形式,或仍以相同的建築風格為主?由於父親認同創新的想法,因此郭建偉開始思考,應讓消費者感受不一樣的郭元益,有衝突才能讓消費者感受創新。
楊梅的糕餅博物館是工廠,其中有一條路線直通餐廳,有時員工吃飯還會看到參觀者
走進來,參觀動線混亂,因此成立綠標生活館時便回歸企業核心,規劃出現在清楚的參觀流程和活潑的台灣糕餅故事。 另外則是打破茶配糕餅的窠臼想法。郭建偉在日本念書時,曾請日本朋友品嘗台灣鳳梨酥,台灣人習慣吃餅配茶,但他的朋友卻認為應該搭配紅酒,因為鳳梨酥的原料是鳳梨,紅酒的原料是葡萄,果香配上果香更能相得益彰。
成立綠標生活館時,也讓郭建偉突發奇想:「或許糕點不一定只能搭配茶類」,於是他向郭榮壽提出供應咖啡的想法。他回憶,父親以開放的態度看待這個創新的概念,不過他只提點郭建偉:「咖啡一定要好喝」,其他細節交給兒子處理。
漢餅配咖啡 美味新體驗
因此麵包品牌木村屋開始販賣頂級咖啡,和漢餅及西式喜餅巧妙融合。因許多年輕人都有喝下午茶的習慣,創新的變化正好對上消費者的胃口,中西合併的產品顛覆大家對於糕餅的傳統想像。
不過,父子間難免出現不一樣的思維。比如郭元益的伴手禮「台灣本味」,為台灣造型的糕餅商品,只在機場免稅店販賣;一般販售的土特產外包裝多以紅、黃橘的溫暖色系居多,台灣本味的外觀也因此與大部分品牌調性無太大區分,郭建偉希望反其道而行,大膽嘗試黑色包裝,但這個想法卻和父親產生差異。
因為黑色有低調暗沉的意象,與送禮應呈現溫馨的顏色產生衝突。
郭建偉還記得,郭榮壽雖對這個構想帶有疑慮,但仍讓兒子放手去做,為了有備案,郭建偉還請設計師另設計一組安全色。
所幸黑色包裝在眾多溫暖色系的禮盒中,反而突出了品牌特點,這幾年節節成長的銷售業績,也證明郭建偉當初的策略是對的。
專業經營 淡化家族色彩
他回憶,剛進郭元益,難免出現「一定要做、一定要試試看」的念頭,迫不急待想改革,比如郭元益雖然是台灣的在地品牌,可是許多人對於郭元益有鳳梨酥這項產品都感到訝異,讓他興起改變郭元益傳統形象,注入年輕化元素的想法。
後來他再到日本攻讀國際企業策略碩士,這段時間讓他有所沈澱,也轉換心境。郭建偉說,如果當時過於躁進,急著改變,消費者不見得可以跟上他的速度,認知到「原來郭元益不一樣了」。「『變化』這件事應該潛移默化,將步驟放慢,不要一下子就想跑到終點」。
郭元益因多年前引進專業經理人制度,建立了健全的組織架構,淡化家族色彩,郭建偉與父親在公事上公私分明,不過,有時他們私下一起出去,郭榮壽仍會和郭建偉聊到他對其企業經營管理的觀察,軟性地與兒子溝通。
善群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蘇慧玲表示,她擔任企業主管的教練時,曾服務過本土家族企業,她發現,常發生的狀況都是因兩代看法不同而產生衝突。另外角色的混淆也會產生兩代衝撞。
第1代常以父母親的角度和子女共事,但以經營走向來看,應將第2代視為專業經理人,加入親情容易產生定位認知的不同,造成溝通無效的狀況。她說,彼此都應該討論出希望創造的共同目標,釐清方向後再做角色轉換,有相同認知並願意改變,才能有效化解想法的歧異。
【2012/12/28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