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佔文創市場 業者籲整合博物館服務

分類:文化創意




搶佔文創市場 業者籲整合博物館服務

江昭倫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3年12月13

政府這幾年積極發展文創,但由於台灣文創產業大多屬於微型,市場又太小,如何在兩岸競合過程中掌握主導權是項挑戰。最近有文創業者呼籲「建立台灣博物館整合服務」,認為台灣已有故宮的成功案例,若能進一步整合,才能建立話語權與高度,進一步搶佔商機。

為協助台灣微型及中小型文創業者拓展海外市場、建立品牌形象,文化部從2010年開始,帶領台灣業者以國家館名義參與國際重要展會。文創發展司司長徐宜君強調,希望將有限資源作充分整合運用,提升整體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只是面對國際競爭,特別是中國大陸也開始投入龐大資金與人才推動文創產業,不少人憂心台灣的優勢還剩多少?該如何突破?

台灣頑石創意負責人林芳吟指出,他們正在嘗試整合台灣的數位設計人才與科技業者,以數位方式重新演繹中華文化遺產。其中,他們策劃的「圓明園特展」剛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主辦的2013世界數位文化遺產論壇(2013 Digital Heritage)全球5大經典案例,就是成功的例子。

取得台灣故宮雙品牌,並擁有多年大陸市場經驗的台灣藝拓負責人曾國源進一步喊出「建立台灣博物館整合服務」的概念。他指出,明年大陸各地就會有上百家博物館誕生,他們都希望複製台北故宮的經驗。

曾國源認為,台灣的博物館產業發展勝過大陸許多,若能整合商品開發、數位藝術、博物館導覽系統等各界力量,「先內聚再外擴」,才能搶先在兩岸博物館產業建立話語權與高度。曾國源說:『(原音)因為你說工藝,他們的工藝深度也很深,他們要學工藝設計的再造也會很快,可是他們沒有成功的像博物館的經驗。現在只是大家關注這一塊,盡量都會朝不同的點去定位自己博物館的高度,那我是覺得我們自已要走得更快、更有話語權,才能主導這個產業的發展。』

資策會這幾年推動數位台灣計畫,培養出不少數位資料庫運用廠商,曾國源認為這些成果也都應該導入台灣博物館整合服務概念中,用團體作戰的方式,才能讓台灣的文創能量具有競爭力與不可取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