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行銷╱從東方質感生活 綻放的品牌力
分類:產業
策略行銷╱從東方質感生活 綻放的品牌力
經濟日報╱何秀玲
多年來,台灣文創產業努力走到國際舞台提升能見度,如夏姿、法藍瓷等品牌夾帶著東方精緻色彩與高質感,獲得許多國外買家的青睞。如何發展成為「讓消費者感動在心」的東方質感生活品牌力,東方元素轉換為國外市場可接受的語言,不再只是作品,而是商品,為台灣微型文創者長期努力的課題。
台、日關注設計領域的專家們日前齊聚松山文創園區,他們分別從不同設計領域出發,分享個人對於東方文創走入世界的觀點。
凸顯優質文化底蘊
日本AXIS設計專業雜誌編輯長石橋勝利表示,日本設計的特徵是「精緻」、有「功能性」;他以日本SONY為例,多年前推出第一代隨身聽,同時兼具功能性和精緻感,成為日本代表性設計;另外,日本安藤忠雄的清水模設計,也帶入質感和品味。
石橋說,許多日本媽媽會在孩子的便當裡做出各種可愛、有變化的菜色,同樣是一種設計。
他認為,學設計的人千萬不要忘記挑戰的精神,如此必定可以設計出凸顯台灣特徵與精神的產品。
嘉裕大中華區副總經理溫筱鴻指出,台灣文創產業可從石橋的「精緻化」與「功能性」概念作為設計思考的出發點;尤其是國際化趨勢下,台灣已經無法忽視以量制價的平價大品牌在市場的地位,台灣品牌要突破重圍,必須以好品質和設計產生個人品味和價值,才可能與其他品牌競爭。
她說,台灣文創商品行銷全世界不容易,如台灣夏姿、法藍瓷、琉璃工坊等品牌都努力彰顯精品價值,因此有現在的一席之地。
對台灣年輕創作者或微型文創業者而言,短時間雖然無法成為如夏姿或法藍瓷等大品牌,但她認為網路時代來臨,這些業者反而有機會「小兵立大功」,將品牌行銷到國際。
許多文化創意者對設計都有理想,溫筱鴻表示,理想之餘,不妨讓產品先被市場肯定,和國外買家溝通時,慢慢地調整產品路線,可壯大品牌原來的力量。
家居品牌生生國際創辦人、品家家品總經理林安鴻認為,工業革命後,西方世界許多領域皆居於領導地位,直到近年,亞洲國家逐漸崛起,正是「以東方文化與自信態度表達自己的聲音」很好的時機。
林安鴻提到,東方國家尤其亞洲,熟於文化和哲學思維,如果能從此概念出發,學習西方對行銷、品牌、通路等商業模式的運作,相信是加分效果。
溫筱鴻也舉例,談到多啦A夢,很多人立刻會聯想到日本,希望台灣也能找出這種表徵,結合東方思維,從傳統找到突破方向,進而利用西方的優勢,將是文創商品的競爭力。
東西匯聚找尋突破
石橋說,2008年金融風暴橫掃全球,日本商品因此大大降低銷售量,那時設計產品若充滿日本風格,幾乎都賣不好,因為過於表象;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長陳文龍觀察,有些文創業者將文化圖騰放置在產品上,是否就可稱文創,值得思考。
他認為,台灣文創產業若要融入東方元素,產品應能感動消費者。例如,與大陸相比,台灣雖無大山大水,大陸人依然願意到台灣旅遊,是因為他們希望感受台灣優質的中華文化。
東方文創欲前進西方市場,陳文龍說,台灣應嘗試將東方元素轉換為西方人願意體驗、接受的產品,甚至產生感動,日本的文創早已朝此方向進行,是台灣文創思考的概念,目標是「設計」而不是創作。
灌注台灣人文精神
林安鴻認為,東方想帶產品到西方銷售,不能只有表象和圖騰的內容,或許西方人剛開始會對此好奇,但不會持久;他說打造品牌時,他總是希望推出的產品可以感動人心,甚至帶給消費者感性的價值。
以台灣為例,「人文精神」是台灣的重要競爭力,人文精神是最難累積,也是難以被超越的元素。
進行設計或製作產品時,都應專注於「人的生活」,帶給人們更大便利和效率,為消費者帶來價值;他說,品家家品的團隊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是人文創新,將創意經過創新引發價值,是「人文創值」的重要過程。
「台灣可以成為華人優質生活的提案者。」林安鴻提到,台灣有很好的條件成為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所提「華人優質生活創新應用中心」,特別是將人文與生活體驗的元素行銷全世界。
他說,台灣對自己的文化需有自決和自信,走出國際是必然的事;若只是沒有內涵地自吹自擂,將很難通過國際考驗。【2014/01/02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