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創潛力無窮

分類:文化創意




工商時報【記者邱莉玲╱台北報導】

阿聯酋阿布達比投資局(ADIA)前任首席投資官、現任太一國際集團國際聯席主席喬治蘇德拉斯基(Georges Sudarskis)昨(23)日表示,台灣具備發展文化創新產業的資源,包括創意活動活躍、有很多好的設計,如果可以在前端、平台創新,引進文創金融、整合不同設計師,以及提供誘因鼓勵製造商、零售商與設計師合作,建構一個生態系,發展文創潛力無窮。

喬治蘇德拉斯基強調,機構投資人尋找投資標的,會就可回報、可融資、規模大小、未來發展性、人或團隊等要素考慮,最好是在生態系裡有很好的連結者,製造加設計、銷售的組合,又是投資人較喜歡的投資標的。

太一國際集團創辦人魏峰透露,全球大型主權財富基金阿聯酋阿布達比投資局等國際機構投資者,正就台灣生活型態相關的衣、食、住、遊、購、娛6個領域尋找投資標的。而且投資文創不一定只有錢,他也看好把生活形態相關商品重組、合併,攜手打造一個個主題場域,進軍飯店、豪宅等休閒娛樂業。

喬治蘇德拉斯基、魏峰昨日在台參加「2015台灣文創×全球資金」趨勢論壇,分享投資機構的運作模式、投資金融與文創產業的關係,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性。

稍早,喬治蘇德拉斯特地看了一些台灣的設計,認為台灣的設計超前泰國很多,泰國做設計,僅限於讓觀光客買紀念品回家,但台灣具備發展文創產業的資源,跟韓國一樣,韓國已經先得一分,台灣未來也將潛力無窮。

喬治蘇德拉斯基直言,文創業要讓機構投資人感興趣,首先必須展現可回報、可融資,且要有足夠數據資料、理論、結構、獲利商業模式來支撐,讓投資人可以分析、採取行動,不能只是夢想。

再者,規模大小也很重要,文創業要想辦法預測未來發展的規模;三是投資最終回歸到人,藝術家、文創團隊是否堅持有決心的生存能力,決定潛在利益是否能被實現。

關於台灣文創發展模式,喬治蘇德拉斯基舉美國好萊塢、矽谷為例,所有產業都是經過長時間建立完整的生態系Eco System。目前台灣文創產業鏈較鬆散、產業化不夠,將是長遠發展的一大課題。

魏峰表示,全球華人有14.6億人、佔全球人口的20%,台灣如果可以打造一個平台,整合人流、物流、金流,從文創產品延伸到文創金融,建立華人生活美學標準,將可輸出中國大陸,擴及鄰近東盟國家,商機龐大,也較易獲得國際投資。台灣有許多文創明星,是吸引國際投資人的重要因素。

主持人:喬治蘇德拉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