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人!送你出國學視覺藝術

分類:視覺藝術




 

 

當代藝術基金會提供補助計畫,讓策展人或有意從事藝術行政工作者到國內外機構實習,增進交流機會。
策展人林品君/提供
「我想要追求夢想!」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實習的謝伊琳,去年放棄紐約的工作,毅然決定參加當代藝術基金會提供的亞洲藝術策展Fellowship計畫,從去年7月至今,參與日本具體美術展覽、規畫印度影像展,更籌畫亞洲藝術部門事務與籌畫艾未未紀錄片,明年計畫結束後,她將回台工作兩年,把經驗分享給台灣的美術館。

謝伊琳是當代藝術基金會補助的策展人之一。基金會統計,從2008年提供補助計畫至今,已補助123名視覺藝術人才與策展人,金額超過600萬元,除了讓更多藝術人才進駐國內外藝文館所,更希望促成更多國外藝術人才來台,增進美術館交流與合作。

「人才是文化軟體建設的重要工程及資產。」代藝術基金會執行秘書陳欣宜指出,國外對藝術行政管理人才都提供實習計畫,但台灣在這個領域較少提供資源。許多就讀相關科系的年輕人,都以擔任策展人為求職目標,卻往往忽略稱職的策展人必須具備深厚的藝術背景,以致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

造夢!培訓視覺藝術人才

陳欣宜表示,基金會以推動當代藝術的發展與欣賞為宗旨,2001年成立時接受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經營管理「台北當代藝術館」,2007年合約屆滿後轉型,營運方向轉為培訓視覺藝術人才,是藝文行政的經營管理人才。

當代藝術基金會2008年起與國內外重要視覺藝術機構聯繫,洽談各種合作計畫,並與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合作,補助視覺藝術管理人才申請工作進修或進駐國內外藝文館所,藉由實際參與展覽運作,了解相關的工作內容,為台灣的視覺藝術盡一份心力。

逐夢!5年來幫助123人

不過想獲得當代藝術基金會的補助,必須通過多項關卡,除了擬定計畫,書面審查通過後還有面試考驗。五年來有724人申請,最後僅123人獲得補助,這些藝術專業人才也成為推動藝術發展的前線工作者,他們也樂於分享經驗,鼓舞更多對藝術管理工作有興趣的年輕人。

陳欣宜指出,「成立視覺藝術人才資料庫是未來重要目標」,台灣有許多視覺藝術人才,但較缺乏機會。而從培訓計畫的申請案中,不難發現年輕人為了追求夢想付出許多努力。就曾有提出申請的年輕人,爭取到知名的大英博物館、法國龐畢度美術館或是柏林電影博物館的實習機會。

當代藝術基金會還與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合作,推出18個月的亞洲藝術策展FellowShip計畫,共有32人提出申請,最後由謝伊琳獲得培訓機會。陳欣宜表示,當時還有大陸的藝術工作者遞件申請,收件的古根漢美術館也受理,但基金會堅持這是為台灣人爭取的機會,獲補助對象必須擁有中華民國國籍,這份信念最終也獲得古根漢美術館的支持。

圓夢!把經驗帶回台灣

謝伊琳畢業於台大經濟系,因為熱愛藝術前往美國深造,取得美國紐約大學藝術管理碩士,還曾擔任過大都會美術館亞洲藝術部門實習生、佳士得亞洲當代藝術部門行政專員。有商學院背景的她,很堅持自己想走藝術的路。

實習過程中,謝伊琳參與印度影像展的規畫、布展,也處理亞洲藝術部門事務,實際參與藝術推廣,還會回台分享她在古根漢美術館的工作經驗。陳欣宜指出,透過培訓人才的交流與互動,可讓台灣的美術館與國外館所有更多合作的機會。

【2012/11/25 聯合晚報】

 

主持人:當代藝術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