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戰地50年 德帕東尊重且帶有憐憫
分類:視覺藝術
回顧戰地50年 德帕東尊重且帶有憐憫 在道德與偷窺間 選擇當默默記錄的旁觀者 獲攝影界最高榮譽肯定 新作本月在台上映
2012-12-17 01:33 中國時報 【江家華/台北報導】
被喻為「傳奇戰地記者」的法國攝影師德帕東(Raymond Depardon),曾單槍匹馬走過大草原、越過撒哈拉沙漠,以鏡頭記錄委瑞內拉內戰、捷克「布拉格之春」運動、法國傭兵在非洲比亞法拉的生活等,備受推崇。他同時也是知名攝影師通訊社馬格蘭(Magnum Photos)的一員,並以「尊重且帶有憐憫的鏡頭」,獲頒攝影界最高榮譽「法國國家攝影大獎」的肯定。
德帕東是一位以鏡頭描繪出鮮活人物的攝影大師,也是位出色的紀錄片導演,新作《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不僅入圍坎城影展,也是他與收音師兼製片的妻子努加雷(Claudine Nougaret)攜手合作,回顧自己近半世紀以來的驚人創作,影片本月將在台灣院線上映。
現年七十歲的德帕東,十八歲開始當記者,數十年來足跡踏遍世界,見證戰火下最殘酷的生活樣貌,至今拍過十八部影片、四十七本書籍及攝影集,儘管在影壇獲獎無數,卻仍堅持創作。
長期站在最前線報導第一手消息,難免在道德與偷窺之間掙扎,德帕東表示,自己大可將一些最聳動的鏡頭剪進去,但最後卻寧可選擇「只拍一點點,卻能呈現全部面貌的方式」,當個默默記錄的旁觀者。
一九七四年,德帕東才開始嘗試拍攝紀錄片,但取材依然直接犀利,他曾深入醫院,了解重症及精神病患,拍攝帶有殘缺身體的病患,只為讓世人了解院內真實狀況,當時,努加雷才剛成為德帕東收音師,她驚呼:「這是個一開始令人非常害怕的拍攝計畫!」
德帕東一九九四年作品《現行犯》,記錄個人面對國家司法體系的各種真實反應,片中透露著市井小民面對大體制的無奈,獲得凱薩獎最佳紀錄片肯定。
《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中最殘酷的一段,是他記錄法國傭兵在比亞法拉參與戰爭,傭兵們教導當地士兵作戰,賺取高額佣金,對照後來在戰場上斃命、財產被搜刮一空的景象,叫人不忍。德帕東因揭露真相而遭祕密警察逮捕,甚至被驅逐出境。
主持人:德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