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歇爾金雞 用幽默表達生命艱難
2013-01-22 02:00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夢醒時分▲以色列馬歇爾舞蹈劇場將於2月首度來台,帶來《金雞》。(兩廳院提供)
來自以色列的馬歇爾舞蹈劇場,將首度來台,二月十五至十七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以幽默呈現生命艱難現實的《金雞》。馬歇爾舞蹈劇場在國際舞台上頗受歡迎,由猶太裔的美國舞蹈家馬歇爾(Barack Marshall)創立,累積《林區阿姨》、《艾瑪黃金男的婚禮 》、《販子》等作品,曾獲法國巴黎Bagnolet舞蹈競賽首獎、美國科羅拉多Bonnie Bird新編舞獎等重要獎項。
在國際舞壇上,來自以色列的舞團吸睛,他們的特色多是節奏強烈、肢體俐落有力,很能澎湃觀眾的視覺與心靈感受。除了馬歇爾舞蹈劇場,近年曾來台演出的巴希瓦現代舞團、侯非胥.謝克特舞團、平頭舞團,也都有這樣的特色。
馬歇爾畢業自哈佛大學社會理論學系及哲學系,他的母親是舞者,他自己剛開始投注的卻是音樂之路,曾經當過歌手。在一九九五年之前他從未有過舞蹈經驗。
一九九五那年馬歇爾廿五歲,他的阿姨驟逝,守喪期間,每天弔唁後他陪著媽媽到舞團排練室,一起回想阿姨的容貌與過往,竟自然而然以身體表現想念情緒,發展成他生涯的第一支舞作《林區阿姨》。這隻作品很快贏得當年度蘇珊.達拉舞蹈戲劇中心舞蹈競賽的首獎,自此在以色列舞壇打開名聲。一九九九年巴希瓦現代舞團的藝術總監納哈林也曾邀請馬歇爾擔任駐團編舞。
馬歇爾的作品常出現大量而靈活的手部動作,更以舞蹈劇場展現特殊的敘事風格。在《金雞》裡,馬歇爾融合希臘神話、貝克特《等待果陀》、聖經故事,及意第緒語作家貝瑞茲的短篇故事《沉默的龐西》。《沉默的龐西》主角是一位心地善良卻從來不受別人注意的男子。
《金雞》透過節奏快速,群舞場面華麗又趣味。馬歇爾鋪排出人性的心機操弄,對浮華虛榮的渴望追求,以及人們感到被控制、無法隨心的艱難。舞作的主角遁入夢中渴求夢想,卻還仍然被回憶所困,直到夢醒,才毅然放下一切,與回憶中的眾人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