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話演唱的滬劇,將於十一月首度登台。上海滬劇院將帶來傳統戲「庵堂相會」,及雷禺小說改編的「雷雨」,除二胡、琵琶外,還有由長笛、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組成逾三十人的中西樂隊,要把滬劇之美介紹給台灣觀眾。
滬劇是上海特有的地方劇,發源於黃浦江一帶的田頭山歌和民間俚曲,再吸收文明戲而成的表演形式,有許多「西裝旗袍戲」,「雷雨」即是其一。不少人都說,加上了哀婉訴情的唱腔,滬劇版的「雷雨」,要比話劇版更賺人熱淚。
「雷雨」故事發生在二十年代初,周公館的夫人繁漪受不了丈夫的專橫冷酷,愛上其夫與前妻所生的長子周萍,未料周萍後來轉而熱戀年當青春的女傭四鳳,是發生在兩代間悲劇。
「雷雨」在十一月九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洽主辦單位傳大藝術(02)2771-5676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上海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