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美感教育應在學齡兒童創造經驗.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2014年9月5日
教育部政務次長林思伶,今天(5日)在第二天的教育部暨文化部部屬機構首長會議中,期許藝術與美感教育能在學齡兒童創造經驗,長大後願意欣賞各館所提供的服務,甚至成為成功的企業家之後願意支持、捐錢、認養,才是藝術與美感教育最終的理想!
教育部暨文化部部屬機構首長會議今天(5日)進行第二天的議程,特別邀請勤美集團董事長何明憲「從勤美至草悟道」做專題演講,何董事長談到他的美麗夢想都是來於勤美的核心價值,還有社會責任及社會需求。
教育部政務次長林思伶有感而發表示,政府部門也應利用美感教育元年的概念,在各個縣市的館所與企業家或基金會串連、合作,展現台灣的美感教育及人文素養並大步向前走,而所有的館所應開始思考其核心價值和社會責任是什麼?就是創造所選擇的藝術家或經營者能展現他的創意及自主工作的環境。
林思伶次長說,各館所應從民眾的需求及需要開始下手,才能落實其核心價值,更不應該去區分是文化部或是教育部的館所,而是存在於當地的館所是否真正能否改變人民的生活及素養,那麼這個館所自然就會變得重要。
林思伶次長表示,從教育觀點來看,即使美的博物館都隸屬文化部,但教育部變成買方,因為有學生,如果博物館沒有學生、沒有群眾就會少很多動力,因此雙方必須合作,教育部除了有學習功能有關的館所之外,如果沒有藝術、人文,教育也缺了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及素材,因此兩部會的合作不只是形式,而是如何真正落實!
林思伶次長指出,藝術教育與美感教育應做結合,她認為,藝術與美感教育能在學齡兒童創造經驗,深根其經驗及回憶,等到他們長大成人後願意在健康生活美學買票,欣賞各館所提供的服務,甚至成為成功的企業家之後願意支持、捐錢、認養,才是藝術與美感教育最終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