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張庭庭】
雷雕筆記本配上一支手工雕刻木筆,設計師包袋搭配插畫家同款繪本…,類似這樣的文創禮品組合,愈來愈常見。
相同主題或系列配件,讓不同領域的創作人腦袋連線,合作產出。
跨界重組既是互補,也是開創,用各自所長,豐富了對方也圓滿了自己。這種模式,除了跨域的商品開發或組合,還可延伸到藝文活動。例如,以白色為主題的畫展,開發一款名為「White」的香水搭配,讓感官的衝擊,從視覺蜿蜒到嗅覺。
以「老茶、好友、後書房」為訴求的人文茶空間「水月草堂」,店內盡是私藏老茶、真跡古玩與名家攝影原作,加上經營團隊多有藝文背景,吸引不少藝文人士與愛好中華文化的老外來租借場地辦活動或聚會。但如果只是純粹提供場地,奉上茶水點心,不免可惜了「後書房」的豐沛庫藏。
品茶即是一門藝術,與其他藝術結合,又是一番新風貌。前些時候「水月草堂」辦了一場花藝茶宴。花藝在中國緣起於魏晉南北朝,農曆2月15日被定為花朝節,自古文人雅士吟誦詩詞時,花與茶即經常配對演出。
而中國古代將焚香、品茗、賞花變成一種雅致的生活儀式,在這場名為「鏡花水月花茶會」的活動中也被重新演繹。
點上純淨天然酥油燈,花藝老師與演茶師合作,兩人交替講解示範。一款「水月花朝」運用彎月形的釉燒陶皿,插上搖曳生姿的花材,搭配陳年私藏東方美人茶,滴上白蘭地,便如微醺美人在黃暈光影中攬鏡顧盼。花色、茶色,花香、茶香,入眼、入鼻、入舌也入心。花道與茶藝的結合看似平常,但重點是平起平坐之交融,而非紅花綠葉式陪襯。
12月初開展的「丹頂仙境水月中 」攝影展又是另一種文化組裝。丹頂鶴又稱仙鶴,在中國文化中一向是吉祥長壽的象徵。
國際生態攝影家馮營科長年蟄伏在北海道靜靜取景,歷經冬雪秋楓,拍攝出一幅幅唯美如中國水墨畫般的丹頂仙境。丹頂鶴的絕世優雅與長壽恬適,尋常茶香難以匹配,「水月草堂」於是拿出壓箱寶,以稀世珍藏的百年鐵觀音與之相濡激盪。
(作者是SOHO品牌邦創辦人,本專欄隔周四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