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新曲 黎姆跨刀寫《光之遊戲》

分類:音樂




中華藝術網 日期:2012/11/09   編輯部 報導

開發新曲 黎姆跨刀寫《光之遊戲》

  • 2012-11-09 01:10
  • 中國時報
  • 【邱祖胤/台北報導】

 

     慕特在樂壇屹立多年,靠的不只是精湛琴藝及姣好身材,她熱衷開發新曲目,也是成功關鍵,所錄製的六十多張唱片,就有六張收錄近卅首現代作曲家的作品,包括黎姆的《光之遊戲》。

 

     黎姆現年六十歲,是新簡單學派(die Neue Einfachheit)代表人物,一九九二年受慕特之邀創作《被歌唱過的時光》,大受好評,時隔廿年,慕特再次請黎姆為她跨刀,希望他創作一首能和莫札特協奏曲一同演出的曲子。

     《光之遊戲》在德文中與「簡單工作」一語雙關,同時也有「空靈的遊戲」之意,黎姆表示,光這個字也有輕的意思,但輕不代表沒分量,他希望能以小編制的樂團,加上小提琴的演出,烘托出一種夏日散步的氛圍。

     慕特表示,近年她經常身兼指揮及獨奏者兩個身分,演出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對其中的美妙音色,以及樂團與演奏者的互動特別感興趣,思索如果透過相同編制演出現代作品,會有怎樣的化學作用,因此才有許多委託創作的計畫,希望透過新舊作品的並陳,讓古典音樂持續流傳下去。

     不過演奏了這麼多作品,慕特卻從未錄過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組曲,只有在卡拉揚百年冥誕音樂會時,以巴哈d小調組曲中的〈薩拉邦德舞曲〉作為安可曲。

     慕特表示,當年第一次在卡拉揚面前演奏,就是演出同一組曲中的夏康舞曲,效果很不錯,最後因此和卡拉揚結下不解之緣,對這套曲子有很棒的記憶,但她表示,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組曲是非常神聖的,不同時期會有完全不同的想法,除非她能確認這是她的最後一次巡迴演出,否則她將不會輕易演奏這些作品。


 


主持人:中國時報 201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