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造訪牯嶺街 好書靜待有緣人

分類:出版




  • 2012-11-25 01:44
  • 中國時報
  • 【石文南 /台北報導】

     台北市「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廿四、廿五日一連兩天在牯嶺街封街登場,活動包括城南人文懷舊展、舊書探索折扣書展,更有「讀書本事」創意市集,昨日共吸引近萬人潮,但像《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廿五史》、《本草備要》等大部頭書籍,只能在店內一躺數十載,靜靜等待愛書有緣人的青睞。

 

     牯嶺街全盛時期有一百多家攤商、廿幾家店面,年輕人、老書蟲都來。但今天街上只剩五家舊書店,堆疊捆綁一屋子的舊書,順著牆壁豎立直達天花板,店內走道窄得難以行走。

     擁有六十多年老字號的「松林書局」,是街上最古老的書店之一,老板蔡鏡輝傳承父親的事業,是牯嶺街的「街寶」之一。他說,現代人不看書,碰上不景氣,多日業績掛「零」,只能默默承受。

     蔡鏡輝表示,店內隨時保有十萬本舊書,有的書甚至在店內「一睡卅餘年沒醒來」(沒人買),因為沒有找到知音。

     他說,店內最貴的一套書是乾隆年間紀曉嵐編集的《四庫全書》,已在店內睡了十幾年,全套共有一千六百冊,他擁有一三六○冊。《四庫全書》一冊一二○○元,總價值約一六三萬二千元。

     蔡鏡輝說,清康熙年間的《古今圖書集成》談中國歷代風俗民情、朝代更替,另外全套六百本完整線裝書《廿五史》,以及木刻版線裝中醫書籍《本草備要》都是珍貴好書,在店內躺了幾十年,在等出得起價的有緣人。

     台北市長郝龍斌說,就讀高中常來逛書攤,對牯嶺街有特殊情感,希望台北市成為華人文化創意首都,未來若能從區里發展創意文化,讓牯嶺街文化氣息更加活躍。

     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一連兩天,活動至廿五日傍晚五時結束。

主持人:郝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