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除了推出行程、訂票,是否有其他可能性?雄獅集團總經理黃信川表示,產品雖是成功的核心關鍵,開拓通路行銷給消費者更是重要,雄獅集團嘗試創新通路,包括成立全天候營業門市,在旅展中提供體驗等,都讓消費者耳目一新,「唯一不變,就是堅持不斷改變」。
24小時門市 服務不斷電
通路如何創新?2006年雄獅開始打造24小時營業的旅行社,首創不打烊旗艦門市,在忠孝東路口的20坪店面,每個月約100萬元租金,卻能創造1個月5,000萬元的營業額。
實體門市主要服務商務客,因為清楚他們有時半夜開票、清晨出發的需求,但在深夜卻不易找到旅行社協助購票,門市就是抓緊此需求,服務有需求的人。門市結合旅遊與時尚設計,希望形成旅遊的新風潮。
黃信川說,雖然很多消費者習慣在網路上購買行程,雄獅仍堅持設立門市,聘請空姐擔任櫃檯服務人員,希望透過良好的禮儀應對,提供親切的服務。
旅展也是旅遊業拓展通路的方式。黃信川說,現在的旅展已非僅具展示作用,80%參觀者會現場購買行程,雄獅曾在4天旅展拿下逾2億元業績。
幾年前雄獅曾在旅展擺放一台模擬滑雪機,請小朋友穿滑雪靴在現場試滑,結果4天展覽湧入1,500位民眾報名到國外滑雪,因為實際體驗後,知道滑雪並不困難,進而刺激買氣。
雄獅也與以色列觀光局跨國合作,拍攝全長35分鐘微電影《Shalom的旅程》,述說一位為情所傷的台灣女生,到以色列旅行後的愛情故事,藉此呈現以色列的不同樣貌。
雄獅舉辦了「以色列百人壯遊」行程商品,發現參加者的年齡都很年輕,也發現原來故事行銷能帶來莫大的影響,有行銷的新思維才可能打動年輕人的市場,就像有些微電影或節目可以震撼很多人一樣。「只要有淺顯的故事和消費者進行溝通,就容易獲得高效益」。
今年雄獅成立了欣講堂,圍繞著建築、設計、美學、音樂、飲食、攝影、世界遺產的主題,邀請知名人士針對這些議題舉辦講座,與民眾分享旅行經驗後,往往燃起跟著達人旅行的慾望,達人也成為商品代言人。
複合包裝 套裝行程加值
雄獅專屬的法國籍旅遊達人康博尚,常於雄獅的講座中談到他眼中的普羅旺斯風景和行程,因此到歐洲的「慢遊」行程成為新商品。黃信川表示,商品需要故事包裝,否則當競爭者都端出差不多的行程,最後只會淪於比價錢的高低,個性化的商品才是最重要的。
農委會也和雄獅合作,推出創新觀光行程「食材旅行巴士」。黃信川說,周一到周五是觀光離峰時間,早上7點以前孩子都上學去了,很多家庭可能剩下媳婦和婆婆在家;食材旅遊巴士到社區門口,通知鄰里,讓民眾可以「跟著食材去旅行」,透過多條觀光路線,同時推廣在地農業,下午4點以前讓婆婆媽媽們準時回家,留給他們做晚餐的時間,口碑傳播讓在地產業可以永續經營下去。
夯團「五月天」年底舉辦演唱會,1場就將擠爆5萬人,他們與高鐵談合作,提供包遊覽車、飯店和景點的套裝行程,1張門票價格為9,000元至1萬6,000元不等,買五月天演唱會的門票就等於買了套餐。
黃信川笑著說,當演唱會能與觀光聯成一線,結合飯店、餐廳、交通、景點的複合式包裝整合,才有商品價值。
他表示,有些長者因年紀大,家人不放心讓他們出遊,所以雄獅推出銀髮族的主題旅遊,車上有醫護人員隨行,並和科技公司合作開發「照護手表」,讓家裡知道長輩的旅遊狀況。
2004年雄獅曾推行60天環遊世界,1人約120萬元,聽起來雖然昂貴,但卻有許多旅客回台都寫感謝函向他們道謝,他才知道旅行社不只圓了旅行者的夢,更是幫助他們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