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訊創投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鄭志凱。
(IC之音提供) |
創業是追求利益的過程,但創業者必須照顧股東、員工的利益,「別意圖讓自己的利益極大化!」有豐富創投經驗的聯訊創投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鄭志凱說,否則,下次沒人敢參與你的投資案。
鄭志凱旅居美國矽谷20年,清大物理畢業、交大科管所碩士,曾當過教師、創業經理,後來進入神達電腦集團,因緣際會跨入創投業,也是聯訊創投共同創辦人。
他說,創投是「高知識內容」行業,不需很多人,每年接案不多,但只要投資,金額就是百萬美元以上,決定投資或不投資,需要專業評估。
很多人以為,新創公司技術最重要,鄭志凱說,即使到商品化,技術所占的比重也許只30%,背後的行銷、通路是關鍵,「否則產品怎能有效送到客戶手中?」
他說,創投業在衡酌投資標的時,首先考慮技術是否有創意?有無特殊商業模式?技術發展可能性與市場潛力;人說矽谷是創業天堂,檯面上的成功企業,許多來自矽谷年輕創業家,台灣年輕人的創業衝勁並不輸人,問題在於將創意用在什麼地方。
鄭志凱說,矽谷有完善的創業生態,工程師在那裡,能得到足夠的信任,也可做大膽的嘗試;且生態鏈有充裕人脈、資金,等著大家築夢。
台灣人相對膽子小,除了資金不到位,年輕人也缺乏「國際觀」,他質問:思慮侷限在小區域,「臉書可能出現嗎?」;台灣科技大老,通常一次創業到老,矽谷創業家往往3、5年之後,再二次創業,這需要勇於重新「發現自己、改造自己」。
這篇訪談內容今天下午6點30分在IC之音「兩個關鍵」節目播出,網址:http://www.ic975.com,兩周內可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