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冠 鑄字文化的守護者

分類:藝術文化




張介冠 鑄字文化的守護者

【經濟日報╱吳仁麟】

2012.12.24

當時才16歲的張介冠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台灣最後一家鑄字行的老闆。

 

圖/陳柏亨 民國58年的時候,在印刷廠工作的父親決定自行創業,張介冠理所當然的成了第一號員工。 當時才16歲的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台灣最後一家鑄字行的老闆。

守著台灣最後一家鑄字行,張介冠除了守護華人世界最寶貴的文字工藝資產之外,也是信守他對父親的諾言。

他說父親在世的時候告訴他,鑄字不只是生意,更是一種延續文化的使命,活版印刷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日星要全力保存這項文化遺產。

父親已經過世十多年了,張介冠沒有一天忘記老人家的交代,他說,不管再苦,張家的子孫也會咬牙把日星鑄字行經營下去。

今天的日星鑄字行已經是台北最耀眼的文化地標之一,總統和各路政商要人都來參訪朝聖。儘管委身在太原路的小巷裡,天天仍有愛戀文字的同好來造訪或買鉛字。

民國58年的時候,在印刷廠工作的父親決定自行創業,張介冠理所當然的成了第一號員工。圖/陳柏亨

眼看著同業鑄字行一家家結束營業,日星成了全台灣最後一家廠商,也得到整個社會的關注。

這時候張介冠終於了解,自己所守候多年的,不只是自己的家族事業,更是珍貴的公共資產與時代記憶。

他說,現在日星所能做的夢已經不是他個人能力可以成就的,他和家人願意把日星分享給社會,與更多有心人來共同為日星築夢,讓日星成為一座保存中文字的堡壘。

【2012/12/24 經濟日報】



主持人:張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