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專書獎/石守謙 書寫山水畫獲獎
分類:出版
中研院專書獎/石守謙 書寫山水畫獲獎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
2012.12.28
中研院院士石守謙以《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獲得中研院第一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他重新詮釋山水畫在東亞文化中的歷史、文化意涵。石守謙表示,東亞地區的發展息息相關,要面對未來,文化傳統形態值得重新思考。
在「移動的桃花源」一書中,石守謙探討東亞山水畫意象,挑選桃花源、瀟湘八景、日本畫聖雪舟、《圖繪寶鑑》山水摺扇等主題切入。
他舉例,「瀟湘八景」已成為台灣、日本、韓國「觀看風景的方式」。瀟湘八景源自北宋,從湖南湘江與瀟水交界處朦朧水景挑選出八處勝景。後來激發各地尋找自己的「八景」,例如台灣八景、西湖十景等。
石守謙「移動桃花源」一書的封面為日月潭照片,也是「瀟湘八景」模式。
廣泛存在於東亞社會的「摺扇」則是日本發明的,可以上溯至平安時代(西元十世紀)。石守謙指出,摺扇原是奢侈品,日本摺扇起初是金色扇面,傳至中國也為蘇軾等文人喜愛。
至明朝後,中國開始有「摺扇畫」,許多名畫家都留有摺扇畫作。摺扇更隨時間向下傳播至庶民階層,成為東亞共同特有的文化意象。
【2012/12/28 聯合報】
主持人:石守謙